一、专业介绍
(一)历史沿革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立的第二个专业,该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自2016年起因学校本科评估停招三年,2019年恢复招生。
(二)特色优势
本专业全面落实“通识+专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学生的知识面广,口径宽,实践性环节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本专业目前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5人;博士6人,硕士6人。现有在校生279人,生师比23.3: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设理念。十多年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始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以产教融合为路径,课程建设为主线,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学建设、实践平台建设。随着河南省制定将郑州建设为中西部地区竞争优势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战略方针的落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良好的就业前景使得本专业受到学生的青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将为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急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基本电子设备和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执业规范;
目标2:具有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行业和技术体系内,较熟练进行项目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实施电子仪器设计、信号检测与分析等相关领域的项目;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目标5:具有健强体魄和稳定心理素质、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信息领域的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设计、开发、应用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
1.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1.2 具备扎实的数学、电子技术知识,并具有较丰富的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1.3 了解电子信息领域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电子信息知识和工程能力。
2.能力要求
2.1 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2 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跟踪电子信息科学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素质要求
3.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3.2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
3.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3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六、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完整版请参考附件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惠济区英才街6号 邮编:450044 电话:0371-65502273 邮箱:zztcwl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