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点亮征程,青春澎湃动能。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实践热情,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团总支精心组织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子奔赴基层一线,于各自岗位续写“知行合一、强国有我”的恢弘篇章,使青春脉搏与祖国同频共振,以炽热初心镌刻使命,以笃行脚步丈量山河,将成长印记化作时代最鲜明的注脚。其间,一批品学兼优的物电学子脱颖而出。
B24物理学一班常婷尧
本次暑假,我在漯河市公安局后勤装备科完成了为期四周的实践。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我希望通过实践将电子技术、数据分析等知识与公安后勤工作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漯河市公安局后勤装备科负责全局装备管理、物资采购、设备维护及信息化保障,是公安工作的“大后方”。科室通过智能系统统筹资产,保障一线执法装备与办公设施正常运转。
实践中,我参与了多项工作。在资产清查中,我用Excel知识整理警用设备台账;物资采购时,我用表格和人工智能分析历史数据,对物资采购起到很大帮助
此次实践让我明白,公安后勤需要技术支撑,我的专业有广阔应用空间。未来,我会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社会贡献力量,以青春为笔,以热忱为墨,谱写崭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篇章!
S2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班王文博
本次暑假,我怀着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走进了本地的中医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让我从最初对医院工作的懵懂,逐渐深入了解到中医的魅力,也真切体会到了医疗卫生工作的温度与意义。
实践初期,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医护人员打扫医院部分区域的卫生。看似简单的扫地、擦拭桌椅、整理诊室物品,实则藏着不少门道。中医院的诊室里常摆放着药材柜、针灸器械等,打扫时既要保证清洁,又要格外小心,避免碰损物品。
实践期间,我总趁空闲时间留在诊室旁,听医生们问诊、看他们施诊,也由此了解到不少中医药知识和针灸按摩的基础原理。在中医内科诊室,我见过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患者体质:看舌苔的厚薄、听说话的气息、问饮食睡眠、按手腕的脉搏,再结合症状开出药方,每一味药材的用量、配伍都有讲究,像一幅精密的“药方拼图”。这让我意识到,中医不仅治病,更注重“调理”,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在针灸科和推拿科,我更是直观感受到了中医外治的神奇。医生拿着细细的银针,精准刺入患者穴位,原本因肩颈疼痛皱眉的患者,几分钟后就说“肩膀松快多了”;推拿师傅的手按在患者腰上,看似简单的揉、按、推,却能缓解腰椎的酸胀。我还按葫芦画瓢在母亲的肩膀上按了按,虽手法生涩,却也让我体会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不用复杂的器械,仅靠双手或银针,就能缓解病痛。
这段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它不像西药那样追求“快速见效”,而是在慢慢调理中让身体回归平衡:换季时用香囊防流感,肠胃不适时喝碗山药粥,关节受寒时用艾灸驱寒……这些融入生活的养生方式,正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体现。而中医里蕴含的“阴阳五行”“辨证施治”等思想,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看到了古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B24物理公费班杨珍妮
本次暑假,我积极响应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7月8日至8月8日,在邓州市汲滩镇杨庄村党支部开展了为期30天、总计240小时的村委会实践锻炼。这段经历让我真正走进乡村、贴近村民,在实践中感悟基层工作的温度与重量。
杨庄村党支部是村级事务管理的核心阵地,承担着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等多重职能。实践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协助处理日常办公事务,包括整理村民档案、分类录入基本信息、接听村民来电并记录反馈各类问题,如土地纠纷、低保申请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村委会高效运转的基础,也让我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
我还跟随村干部开展“医保缴费新规定”入户宣传,为老年村民讲解政策变化、演示线上操作,并协助他们完成缴费。一次次耐心沟通中,我学会了用更贴近村民的语言传递信息,也更深刻理解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意义。
在村干部带领下,我走访了村内低保户和留守儿童家庭,倾听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做好记录与反馈。这些走访不仅让我了解到乡村的真实面貌,更让我意识到基层干部在民生关怀中的桥梁作用。
回首这一个月的实践,我既看到了村委会为村民办实事的努力,也意识到了自身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不足——对乡村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应对突发问题时还不够灵活。未来,我将更主动地学习基层工作经验,更积极地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希望更多同学能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用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与家乡发展。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惠济区英才街6号 邮编:450044 电话:0371-65502273 邮箱:zztcwl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