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点亮征程,青春澎湃动能。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社会实践热情,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团总支组织了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广大物电学子奔赴基层一线,于各自岗位续写“知行合一、强国有我”的恢弘篇章,使青春脉搏与祖国同频共振,以炽热初心镌刻使命,以笃行脚步丈量山河,将成长印记化作时代最鲜明的注脚!
B23材料物理学班张一凡
实践伊始,我的首要任务是接听招生咨询电话。为了“提前熟悉招生政策重点(如投档比例、专业录取规则)”,我把常见疑问整理成清单。面对考生和家长,我“针对不同考生及家长的疑问,提供精准解答”:报考阶段,我反复解释说明“材料类专业录取分数参考范围”“平行志愿填报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录取阶段,我耐心回应“档案状态查询方法”“是否会被退档”等问题;录取结束后,我继续解答“通知书发放时间”“转专业政策”。
随后进入录取数据处理环节。河南省投档启动后,我每日接收省教育考试院反馈的录取数据,逐一核对考生姓名、学号、专业、分数等信息,确保数据与系统录入一致。通知书处理更为精细:“按照录取批次(提前批、本科批、外省少量批次),分三批完成通知书的打印、核对、盖章与装袋工作”。每一封通知书都经过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逐份加盖学校行政章和校长手章,再对照快递信息表核对考生地址、电话,确保‘一人一证一地址’完全对应”。最终,全程零失误完成三批共3000余份通知书的处理。
录取结束后,我协助招生办老师完成了招生数据的总结分析工作。我收集郑州师范学院近三年(2023-2025年)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数据,按专业分类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及对应全省位次,同时标注各专业每年的录取人数,形成清晰的数据表格。通过整理,我熟悉了学校各专业的招生热度差异,也锻炼了数据分类、筛选与归纳的能力。
总之,这段经历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让我明白:耐心、严谨、责任,是青春最亮的底色。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将把“零误差”标准带回课堂,把“耐心与责任”写进专业学习,以笃行姿态续写“知行合一、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
B23物理学张文泽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而我趁着暑假,主动选择服务乡里,在我的家乡当上了一名志愿服务人员。
我在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上做志愿工作,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别人办理社保卡,民政上的接待工作并协助帮助低保户处理相关事务,帮助军人同志处理优待方面事务,在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多月中,我有时还会和我的父亲--一名黄德镇政府工作人员,去慰问孤寡老人,给予他们关怀。
这次志愿工作,使我深深感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怀以及当前我国政策的优越性。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办理服务的基本操作,还认识了一些好友,这些经历都使我感觉到自己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
B2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班王珂
这个暑假的八月份,我有幸在淮阳区图书馆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者实践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图书馆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服务他人、团队协作和自我成长方面收获颇深。
在志愿工作期间,我的主要任务包括:1、图书整理与上架。按照索书号将书籍归类,整理书架图书。2、读者引导与服务。协助读者使用自助还书机,解答简单的咨询问题。3、协助活动完成:参与图书馆举办的暑期阅读推广活动,读书分享等活动的筹备工作。4、维护馆内环境卫生:每天开馆和闭馆都需要打扫一遍卫生,保持阅览区卫生整洁。
在图书馆工作使我收获颇深。培养了我的耐心与细心,图书整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面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我学会用更灵活的方式沟通。例如,帮老人操作设备时要放慢语速,对小朋友就用轻松的语言引导。每天触摸到数百本书籍,沉浸在书籍的世界,有一种享受并且知足的感觉。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跳出课本,真正走进社会服务的场景。图书馆就像一座“静默的学校”,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助教”。它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更让我学会以谦逊、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小事。未来,我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将这份收获传递给更多人。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惠济区英才街6号 邮编:450044 电话:0371-65502273 邮箱:zztcwlx@126.com